我是个上海人,是个没有方向感的上海人。从小就不怎么独自外出活动,有也是利用交通工具,所以在上海,我几乎只有路线的概念,没有方向感的概念。
据说北京人就不同,问路和回答必说东南西北。
但是,自动开始在京都生活,成了个京都人,我就渐渐获得了「方向感」或者说「方向意识」。京都是坐北朝南,东青龙鸭川,西白虎山阴道,南北方向的千本通是过去的朱雀大道,连接着皇宫的朱雀门和罗城门(罗生门)……等等,比比皆是我耳熟能详的方向和地点。
而后本月上旬去了东京旅游,我的这个「方向意识」也开始发动了。上次在《多角度简介江户的一本入门书,评《地図と写真でわかる江戸・東京》》博客中提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从整体上把握了江户城以及几个风水方向的关系,就开始不同于之前以街区的「点」(秋葉原、池袋、新宿、上野、品川)来认知东京的情况了。
上次旅游时,我也走进了筑地本愿寺,那时,我的「方向意识」又发动了。我注意到尽管筑地本愿寺作为一座净土真宗寺院,信仰阿弥陀佛并盼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而它殿堂的本殿却不是向着正东的!
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件有违和感的事了。因为在京都,无论是东、西本愿寺,都是佛在西,门在东,参拜者由东而入,向西礼拜。
至于说东京,其净土宗寺院的一座重要寺院——增上寺,也是朝东建立的呀!怎么偏偏到了筑地本愿寺就不是按这个理念来建筑了呢?正好当天筑地本愿寺里有僧侣在值班,于是我就与他讨论了这个问题。他也记下了我的电子邮件,说如果查到是什么原因的话,会联系我。
虽说至今未收到筑地本愿寺的解答,不过回想起这件事,如果我依然只是上海人的话,或许我还不会意识到这个方向问题。不过现在我既是上海人,也是京都人了,我切实感觉到自己的方向意识成长起来了。
说起来,筑地本愿寺除了建筑本身(有印度风情 + 内部精致、黄金闪亮)外,还给我留下 2 个深刻的印象。第一是其本堂设有一个和僧侣谈话的角落,提供了游客与僧人聊天的机会和场所,第二是……当天值班的居然是一位女性僧侣,真是比较罕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