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引用自该书封面。)
关于这本小书
最近发现一本小薄薄的小书《図書館のマンガを研究する》(ISBN:9784820423119),才70多页,几小时就能读完。这本小册子是记录了一次日本图书馆情报学研究者们的讨论会。日文写的是「サイエンスカフェ」(Science Café),翻译过来是学科咖啡馆,我不知道本次会议是否对公众开放,但至少看起来是挺轻松的一场学术讨论会。讨论会的内容是邀请了几位图书馆学的研究者,来围绕日本漫画的翻译版在国外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
讨论地点是角川武蔵野ミュージアム(角川武藏野博物馆)同时也包括了网络视频形式的讨论;时间则是2023年的3月5日午后的2个小时。说起来这座博物馆我还去过呢,这应该是角川集团在埼玉县开设的一家以漫画、轻小说为主要馆藏和展示内容的博物馆,我记得旁边还有一座神社,我去的时候当时神社正在和《狼与辛香料》搞联动活动。
说回这本小书。先说一下我读完之后的整体印象吧。其实我最近在找一些有关日本ACGN领域研究的书,无论是漫画还是轻小说、动画等相关领域研究及评论等,在日本社会中都有相当程度的积蓄和不同领域的学术知识构建。但就这本书中所展现的图书馆学与漫画藏书的领域,而且研究对象还是日本漫画的翻译版在日本以外的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在这样面的研究积蓄似乎显得有些薄弱了——或者说,在这个可谓「学科交叉」领域,日本的研究者们在进行研究时,就普遍遇到了基础数据不足的这个很初步也很要紧的问题。
下面我(wildgun)就以一边概括,一边说出自己想法的形式,来看说一下这本小册子的内容。
第一部分:概括
开场的第一部分演讲,是由大谷康晴来介绍本次研究会的主旨等信息。据其介绍,本次研究的主旨是:「日本マンガの翻訳版の刊行状況を元に海外図書館の所蔵を調査」(以日本漫画翻译版的发行情况为基础,调查海外图书馆的藏书情况),而其目的则是「日本マンガの受容の総体を把握」(把握日本漫画的整体被接受情况)(P6)。
从这个角度来把握,我觉得确实是有必要的。尽管说在新冠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逐步降低,国际间旅行逐渐恢复的现在,在秋叶原,或是其他日本观光地,能看到不少外国游客穿着或拿着与日本ACGN相关的衣服、手提包(昨天我还在京都看到了有个人穿的衣服上印着「日本語は全部アニメで学んだ。」(我的日语全是跟着动画学的。)),但是要从研究的角度,定量地、能够分类、能在统计学上进行分析从而说明「日本漫画在怎样的程度上,被日本以外的国家的人所接受了?」这个问题,好像确实需要从更加学术性的角度来加以调查。而观察国外图书馆中日本漫画翻译版的藏书情况,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因为那些图书馆中的漫画藏书正是一个让没有亲自来过日本的外国人也能接触到日本作品的契机、媒介;而从国外图书馆馆藏时选择漫画种类的倾向上来看,或许也能发现更加细致的接受情况。
但是,演讲者也很坦诚地说,在这样的调查一起步,就遇到了之前立项时未能料想到的困难:至今没有人整理过日本漫画在海外翻译版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研究者也不知道,某一本日本漫画是否在海外有翻译版,以及翻译成了什么标题、由哪家海外出版社出版。
显然,这不是指调查单一一部作品的翻译版情况。比如我自己很喜爱的漫画作品,我当然能通过简单检索来了解到它在海外被翻译成了什么名字。然而,要从整体上把握,要由单独一个研究者或一个小组去调查数十年来,从每年都会新出成几千的漫画的总量中,去确认有没有外语翻译版等出版信息,那就不可能用一本一本核对的方式来进行调查整理了。而且更复杂的情况是,日本漫画在一些国家出版的时候,并不算做书籍,而是算作杂志来出版的。因此可能都没有对应的MARC数据(P8)(MARC:机读编目格式标准MAchine-Readable Cataloging)。
在这第一部分,演讲者概括性地说明了以上这些研究主旨、研究目标以及实际入手时直面的困境。
第二部分:对日本国内图书馆漫画的再分类
第二部分是研究日本国内图书馆藏书中,从图书馆对漫画进行的编号及录入时填写的书籍馆藏信息,来尝试给漫画分类。演讲者是江藤正己。
演讲者指出,日本图书馆对于漫画书这一种类的分类编号是「726.1」。——这里我需要补充一下了,根据我逛图书馆的经验,这个应该是指根据「日本十進分類法」来作的图书馆藏书分类。我自己查了一下:类别7是艺术;720是绘画,726是漫画、插图和儿童画;726.1则是包括了CG、3DCG、讽刺画以及漫画杂志。然后,演讲者就根据这个分类下的书籍(漫画)在被图书馆收录时,录入的相关书籍情报,做了一个归类统计(演讲者在这里做了一个比喻:这种归类统计就像是网上购物时「买了该商品的顾客还买了…」这种推荐算法背后的逻辑),根据其分析后发现,日本图书馆所藏的漫画大致可以分为8个种类:「まんがで読破」(通过漫画来学习系列)、手冢治虫全集、藤子・F・不二雄全集等等(另外5个种类请参考P15)。之后,演讲者又从不同角度尝试对这8个组的漫画进行更高一级的分类:比如:由出版社定义的分类(XX全集、XX系列)以及非由出版社定义的分类(随笔类漫画、流行文化类漫画)等等。
总之,这第二部分的演讲,注重于讨论从现有的日本图书馆的漫画书籍信息中如何抽象出更加细分的分类并明确各个作品组的属性,但并没有就图书馆为何倾向于收集这些种类的漫画而展开社会学或读者(图书馆用户)需求方面的讨论。
而我在读者这第二部分的演讲时,我觉得这样的分类,一旦成为某种图书馆未来的「选书指南」,恐怕会更加降低了那些边缘题材(小众作家、新人作家、同人漫画等)被公共图书馆收藏入馆的可能性。希望这样的分类只是一种事后的学术调查,而不要演变为一种事实上的公共图书馆选书指南。此外,在这篇研究中这里将「通过漫画来学习」系列,与「藤子・F・不二雄全集」系列分在不同的两组,而不同作家的「全集」也被分在了不同的组别内——所以我很好奇的是,应该怎么对例如《哆啦A梦带你学习化学元素周期表》或《哆啦A梦大战阿童木》(假如有)这样跨分类的作品来进行分类呢?
第三部分:使用网上数据来进行原版与译版的关系整理
第三部分,这位演讲者试图利用网上公开的数据库或是一些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来解决「如何建立起日本漫画与其海外翻译版书籍的关系数据库」这一问题。演讲者是安形輝。
在这一部分的演讲中,演讲者先是提到了他自己在海外的考察情况。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公共图书馆,他看到在ヤングアダルト(young adult,青年)书籍专区的11个书架中,有8个书架上放的全都是日本漫画的翻译版。同时,他也惊讶于在美国该所图书馆收藏的书中,除了《進撃の巨人》(进击的巨人)这样的大热作品外,还馆藏了官方出的一些恶搞同作品的周边漫画像是《 進撃!巨人中学校》及《進撃!巨人高校》(P21)。
这位演讲者同时也提到了第一部分演讲者所谈及的问题:即手头没有现成的有关日本漫画对应的海外译版的对应表(P23)。演讲者首先尝试以VIAF(虚拟国际规范文档Virtual International Authority File)这个网上的公开数据库,来整理原版与译版的关系。但是很遗憾,演讲者发现,在该数据库中,对于同一部作品的原版标题及译版标题,大多都未能将其登录为同一本书及其译版,而是作为2本不同的书籍来登记。换言之,演讲者未能通过VIAF数据库来获取原版与译版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这里,演讲者也提到了一些在他调查VIAF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数据:比如,如果以全体书籍品种来说,在VIAF中登记的书籍中,大约10%是由日本作家所创作的(我觉得这已经很厉害了,全世界10本书里就有1本是日本作家的书——而日本人口才1.25亿,而全世界已经超过80亿了);但是如果将所调查书籍的种类限定在漫画这一种类的话,那么日本作者的漫画占全世界漫画的30%以上——全世界平均3本漫画里就有1本是日本作家画的!
除了VIAF外,该演讲者还尝试使用LibraryThing这个读书社交媒体,以及Wikipedia上用户们提交的书籍信息,来尝试整理日本漫画及其翻译版本的对应关系数据,但似乎都不太成功。前者主要是英文用户在使用,因此其中用户添加的书籍大多是英文用户(欧美用户)所关心的日本漫画,而后者则稍显各语种用户均衡,但收录数量(创建了条目的日本漫画及其译本)并不能算很多。
对了,演讲者在这里还整理了一下,在各语种的Wiki页面中,日本漫画作品词条页面最多的语种依次是:汉语(1181项)、英语(1049项)、法语(536项)、意大利语(511项)、俄罗斯语(437项);而从Wikipedia找到的作品翻译出版数量(有ISBN的,也就是说有正规出版编号的)最多的语种依次是:英语圈(560)、台湾(528)、法国(288)、意大利(136)、韩国(79)(详见P30)。由此,演讲者认为台湾的用户正非常积极地向Wikipedia中添加日本漫画条目,而在俄罗斯语的条目页面内,虽然条目不少,但ISBN信息却相对很少(P31)。
此外演讲者最后还前瞻性地谈及了今后或许可以借助ChatGPT的能力来整理出「日本漫画——国外译本」的关系列表(P32)。嗯……考虑到这场发表会的举办时间是在2023年的3月,正是ChatGPT开始走入公众视野的阶段。而我这篇读后感是写于2024年的6月。我觉得吧……在近期内,演讲者的这份愿望可能会在ChatGPT等生成式AI所存在并且难以解决的「幻觉」现象中,变得难以实现(笑)。
以上就是我对本次讨论会第三部分内容的概括。该部分的演讲者尝试了使用多种网上公开数据库及社交媒体上的情报来整理「日本漫画——国外译本」关系的数据库,但似乎都不太成功,可见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基础数据真的尚未构建起来。
(写到这里,似乎这篇读后感已经超过4000个字符了,分成2~3篇来介绍这本书吧。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