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引用自该书封面)
在日本五花八门的书中,有不少辞典、事典、年表等等的「工具书」或说「资料集」。正如之前我读过御宅族辞典《オタク用語辞典大限界》(ISBN:9784385366234)。而最近,我又在二手书店逛到了一本《田中芳樹公式ガイドブック》(ISBN:9784062639385),标题的意思也很明晰,翻译为汉语便是:「田中芳树官方指南书」。书的尺寸是文库本,厚度目测相当于普通轻小说的2.5倍,超过630页。该书属于「講談社文庫」,编号た56 14/Y857。
前言
在我的印象里,自己其实从来没有读过田中芳树的作品。一直是久闻其名,未读其作的状态。在我的印象里,似乎是比我更加资深一些的御宅族前辈们所爱读的作家,而我的「御宅族历」则属于《新世纪福音战士》。因此,我对田中芳树这位作家的印象只有2点:(1)著名的日本通俗文学作品作家;(2)作品有《银河英雄传说》。仅此而已。虽然我没读过他的作品,但我还是买了这本指南书回来,一来确实很便宜(二手书,110日元,以现在的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来说,5.5元人民币都不到);二来,这类辞典类的「工具书」其实通常来说我都不会整片去读,只是买来总想着以后可能查资料的时候会用到,就放在手边了。
即便我既没有读过田中芳树的作品,也不打算从头到底读完这本超过600页的指南书,但我也可以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去读一读这本书:一本有关作家的指南书,其由哪些内容所构成?
本书的内容
封面上的角色……我自然是一个都不认识的,不过扑面而来的那种上个世纪80或90年代的日本漫画角色形象。书封折进去的部分底下写了一行小字:「カバーイラスト/カバー・帯デザイン:CLAMP」哦!原来这封面是由CLAMP所画的。
扉页上有张「走無常」的彩色插图,作者应该是一位叫高田明美的画家。而这幅画应该是对应了这本指南书第一部分的内容——其中分为3篇,分别是《走無常》(P13-46)、《緑毛鬼——走無常2》(P47-80)这两篇短篇小说,以及对田中芳树有关该小说的采访记录(P81-95)。
从P99到P109是田中芳树各个作品的地图……我仅仅看这几页地图,就觉得他是一位很有想象力的作家呀!地图的比例尺逐渐减小,从「東京23区」然后是「関東地方」、「中部日本」、「ユーラシア」(欧亚大陆)最后扩展到「地球・月球」。地图上的标记点大约涉及了10部作品,我好奇这些作品难道是互相世界观互通的吗?用近年流行的词来说,就是形成了「田中芳树宇宙」?
从P111到P253是有关田中芳树长篇作品与短篇作品的内容介绍(当然是在本指南书出版之前的)。我随手很快地翻了翻,从字里行间我看到其中既有成堆片假名的名词,又有唐、明、魏,甚至还有银河、恒星……看到这里说实话我很难相信一个人——即便是一位专业作家能同时具备那么多不同时代与地域乃至架空科幻的知识,所以,我大胆推测,田中芳树也是一位超级爱囤辞典、百科或经常去书店、图书馆的人吧(笑)。
而后从面的P255直至最后的P630,都是《登場人物事典》,一共列出了3932人…………………………!3932人!一个作家写了三千九百三十二个角色!正如开头所说,我买的这本是二手书,在这一部分人物事典的不少页内,一些人名都被之前的读者用黄绿色荧光笔很整齐地标记了。乍看之下,我也看不出有什么规律,因此无法推测之前的读者进行了怎样的研究。
在最后的书籍信息页,「協力」(协助)这一栏里,除了一般的个人名字外,我还看到「早大田中芳樹帝国の皆さん」这一行字,我猜应该是指早稻田大学的田中芳树爱好者的组织,其中成员也参与到了本书的编撰整理过程中了吧?
翻看这本书中对田中的简介,我联想到了……
这本书书页已经泛黄了,这是文库本纸质不佳的劣化表现。我看了下这本书的出版时间——1999年6月15日。此外,书封折进去的部分写了田中芳树至此的简要经历:1952年生于熊本县;从学习院大学院(相当于研究生院)毕业;获得了第3届幻影城新人奖,以及88年的星云奖,之后也创作出了更多作品……
这么说来,最近我看到互联网上的一些问题,大致是这么问的:「为什么日本的动画/漫画/小说/ 产业蓬勃发展,而我国的此类产业却一直未能很好发展起来?」。这不是原话,只是我的大致印象。总之,是拿日本和提问者的「我国」相比较。由于提问者常常只说「我国」却不说明其自身国籍,我也不便随便猜测,猜错了别人的国籍那会显得有些失礼。因为我知道,好像在马来西亚,也有不少人说汉语,而在新加坡好像也有不少人以汉语为母语。
其实无论是田中芳树,还是其他各种形式的作品创作者,一定是多多少少有长期创作经验的积累,或是需要有时间查阅大量资料的。所以正如我在对本文最开头链接到的对《オタク用語辞典大限界》一书的读后感那篇文中所写的那样,除了狭义的作品外,辞典、工具书、评论、资料集也是很重要的,「他们共同构成了日本ACGN的产业生态,有些时候,评论反哺作品;有些时候,由外部视角(其他学科)投射进来的观察及观点为产业带来了新的启迪;有些时候,人们归档、整理、编目,形成了积累与回顾性的创作物。这些就是在这个产业生态中,形成了自有其秩序循环的各种门类的诸多作品。」
而现在,我还想说,相比于这些更重要的是,对于作家本人的尊重以及产业培养。为什么上述提问者你那「我国」现在文化产业发展不起来呢?如果提问者能够考察一下,往回看30年、40年、50年、60年过去的真实历史,当日本社会在包容和鼓励创作、在不断推陈出新出版作品,还像这样为现代作家个人编写一整本指南书、作中人物索引书的时候,在你那「我国」的社会中,那些作者们、评论者们、研究者们、大学生们……他们遭遇到了什么?他们中还有多少人活、到、了、现、在、?我想,如果考察明白了这个,或许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最近赤松健议员大活跃(?)
正巧,写本文的前一天,我看到网上一段漫画家赤松健先生——准确来说是日本国会参议院赤松健议员,在日本参议院上会议的问答。我大致听了前一部分,他列举了日本内容产业(动画、漫画、游戏、音乐等)在日本以及国际的份额及相关数据,并说甚至已经超过了半导体产业。然后赤松健议员向日本内阁成员有关咨询了以日本内容产业向国际市场推进Cool Japan战略的计划。他甚至还建言了应该以日本国家资金建立存档,将游戏公司开发过程中间环节的制作资料也纳入用于永久保存计划的对象中。他的提问也当场得到了内阁总理大臣岸田文雄,以及其他多位官员的直接回答。
等我把赤松健议员的问答视频听完了,如果有意思的话,再拿出来写篇文章说一说。我也顺便查了一下赤松健的生平,看起来他与本文关注的田中芳树差了一个世代,一位是漫画作者,一位是虚构小说作者;而目前在国际上首当其冲可以代表日本内容产业的人物,比如动画导演新海诚,与赤松健又相差了一个世代。产业就是这么不断积累、叠加,从而不仅培养出作者,也培育出一个广泛而丰富的读者群,再加上产业政策、方法论、技术更迭和研究史沉积,才能渐渐形成一个活着的「文化」呀。
我没有读过田中芳树的作品,但通过翻看这本《田中芳樹公式ガイドブック》, 或许能对他所在的社会/时代的创作环境进行一些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