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看《牧师五部曲》,其中的主角凯德立很善于反思检查自己的情绪,至少作者在文中会经常性地提到这一点。
于是我也开始逐渐注意自己的情绪。
有一次我意识到,我存在一种情绪模仿的现象,我想其他人大概也会有。
比如我遇到好事时,我会想是不是该放声狂笑一通,比如我遇到极其失落的事时,我在想是不是该出去在雨中跑一圈乃至自杀?(厄……请放心,不是认真考虑的。)然后我能立即清醒地注意到:这不是我的情绪。这种情绪本不属于我。我是在模仿。
是的,不少情况下,我都是在随着情绪而模仿他人,于是脑海中就会联想起电视剧或小说或动画里那些夸张的表现,正如上述所列。幸好我本人是个理智,或是淡定的人,就会立马意识到这种脑海里正在进行着的模仿他人的联想内容,然后我就能即使刹车。
我觉得这种行为源于人类的角色扮演爱好——自然我也是个角色扮演爱好者。
情绪模仿的升级,就变成了情绪代理。怎么叫情绪代理呢?就是明明是别人的事、别人的情绪、别人的心理活动,却拿过来当成自己的,然后模仿代替别人来做一系列的事。
关于这一点,我第一次意识到是源于一篇网上对《挪威的森林》评论文的一句话,是有关故事末尾男主角渡边和玲子做爱的事。
“性是对关系的冲动,请切记这一点。
玲子和渡边的性爱,可以理解成,带着直子信息的玲子,在和渡边做爱。也可以理解成,带着直子信息的玲子,在和带着木月信息的渡边在做爱。”
原帖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144759804
抛开故事不谈,我们谈这种现象——情绪代理。也就是说,其实渡边和玲子这俩人本身并不相爱,或者关系本来不应该发展到性爱关系,然而由于他们分别接触了木月与直子,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情绪代理现象,因此,他们俩做爱了,而在心理上,他们则可能更多地是代表别人在做爱,而不是自己的情感需求。
这就有一点“仪式”的意思了,宗教仪式、圣妓、降神术……就拿我喜欢的《楚辞·九歌》来说,不也是巫师扮演神明的一场歌舞剧吗?而弗洛伊德则更是把神话把宗教看做是内在心理情绪的外投了。
另外,上面那篇评论文中关于直子家族很多人17岁就死亡的这一点,也有点“情绪代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