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数码信息科技

昨天学校的一台服务器被一个工程师擅自用第三方工具调整分区给弄崩溃了……启动之后提示信息插入修复盘或其他修复媒体。(英文)

 

后来用Windows安装盘的故障恢复台(光盘启动后按R进入)中的fixmbr命令,修复了主引导记录。成功地恢复了系统。

 

是为记。

继上次的分析《PC连NAS播放视频不流畅分析:NAS CPU吃紧》之后,我把分析文章贴到了色影无忌的NAS俱乐部帖子上,经俱乐部主人hanshanson提醒(1462楼),我做了另一个测试:

这次选了一个比较短的05:29秒预告片,压制格式应该是和上次差不多的,分辨率也是1920*1080。这次试用QQ影音与Window7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NAS上的文件。发现了惊人的事实:QQ影音播放一分钟之后就开始出现顿卡现象,而WindowsMediaPlayer整个预告片文件播完了也不卡。

 

同时查看NAS资源监控:

 

 

从时间上来说,前一半是WindowsMediaPlayer播放时的NAS资源状态,后一半是QQ影音播放时的状态。

 

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是:QQ影音烂。

 

我们再来做一下定量的计算:文件大小是466MB,时长是5.5分钟,那么平均传输速率应该是1.14MB/s,与上面带宽传输量监控图中前半段(WindowsMediaPlayer播放时)速率相仿。而QQ影音播放时带宽速率竟然达到了50MB/s?!是实际需求的50倍,也就是说QQ播放一帧文件是请求了相当于50帧的数据量?!这个怎么看怎么不正常啊……

不知道QQ影音在播放时为什么对资源有如此大的请求,有可能是如hanshanson所说缓存不够大,也有可能是作了一些不合理的智能优化。

注:该贴结论并不完善,进一步分析请见:PC连NAS播放视频不流畅分析(续):QQ影音烂

我自己家里有两台电脑以及多台移动设备,所以一些数据是放在NAS(网络存储)上共享的,用的是今年三月份买的QNAP TS-410。后面用六类线连了思科SD2008T八口千兆的非网管型交换机,省力又省心。平时存储以及复制数据时传输速度能达到25~45MB/s,看动画啦存放文件啦都不是问题。

周四晚上在看一部BDrip的动画片,文件格式为MP4,视频压缩信息我也不了解,直接复制QQ影音里的信息如下图:

 

继续阅读

上次找到了让iPhone获取NAS设备中的音乐文件并从iPhone播放的方法。今天实现的功能是让iPhone遥控电脑,使音乐从电脑的音箱中播放。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能让iPhone用VNC类软件来操作远程桌面了,但这样操作一整个桌面的方式实在不够简便,我需要一款能单独控制PC音乐播放的App。
用到的软件有三样:iPhone上的VLC Remote,PC上的VLC media player,及其插件VLC Setup Helper。这些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分别将其安装在iPhone上与电脑上即可。

 

继续阅读

 

最近给QNAP NAS存储服务器买了一个USB Wifi网卡,于是就能连入我的家庭无线局域网了。能做什么呢?终于能把电脑中的音乐文件搬到NAS中,然后这一个音乐库提供给两台PC和iPhone,以及偶尔会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共享了。
给PC共享音乐没什么好说的,就是Samba协议下的网络文件共享,我映射成了B盘。

继续阅读

没想到时隔半年,又入了一次键盘坑。为何呢?因为罗技K750用了不到半年,坏了……罗技在传统领域——键鼠工艺方面还是不错的,不过这次故障出在能源系统上——K750是一款太阳能键盘,本来连续用了半年没问题的,这一周来电量很不正常,一天不见光就不行了。刚才早上查了下资料,罗技K750所用的可充电锂电池是研发投入生产才一年的新产品(网页链接找不到了)看来这种新技术果然还是需要经受时间检验啊。
刚才中午跑去送修,把键盘放在了罗技售后处,那边答应检测出来确实有问题就可以换个新的(之所以没有今天就换新的是因为售后没有K750存货),让我等两个礼拜。于是这两个礼拜我的一台电脑岂不是没键盘用了?(当然罗技维修点也提供了备用键盘,不过那个太挫了)遂去徐家汇和浦东太平洋逛了一圈,买了个新键盘。这次上的是filco的青轴,上图:

继续阅读

今天尝试着在Ubuntu上跑MonoDevelop(一款使.NET在Linux平台上运行和开发的程序)。安装了之后,新建一个工程,运行范例后报错说没有找不到VB编译器。我一想:哦,原来Unix/Linux操作系统的思想是把什么东西都拆开、让你自己挑选组合——好,既然MovoDevelop只是一个开发工具,那我就继续安装Mono。

 

装了Mono,发现问题照旧——回头想了想,意识到好像Mono的介绍里好像只有C#,难道还有独立的MonoVB包不成?看了一下Ubuntu软件安装中心,果然如此,要编译VB还需安装第三个包。

 

装完之后,我想这下总可以了吧?结果,还是不行——报错提示“Error VBNC30451: Could not resolve the name ‘Window’ (VBNC30451) “。这可是程序默认新建工程的代码啊,这都能报错啊!实在是非常不好用户体验了。相比于Windows下正统的VisualStudio越来越好,新建工程非但一键运行而且还有各种亲切友好的提示和范例,Mono这款既要吸引Windows开发者,但却仍保留Unix思想的软件还真是不好用。我觉得就算是要把每个部件都拆开让用户选择,那也应该在安装其中任意一个部件完了之后给用户一个提示啊!——比如告诉开发者,仅安装MonoDevelop是不够的,还需要各种对应语言的编译器。

 

没有,这种友好的提示都没有。Mono是如此,而Unix/Linux下的各类软件都是如此,没救了。

 

不要说“专业开发怎么能连这点都不懂“类似的话,难道开发就一定要专业?难道.NET初学者使用Mono就一定要被挡在门外?(好歹我也不是.NET初学者了吧)真没见过什么软件这么麻烦,还要用户自己去猜缺了什么东西少了什么部件的!上周看办公室的另一位老师用MyEclipse也是,要运行个JSP程序要配置七八个地方,真是糟糕的用户体验。而程序员也是用户,不是吗?

 

微软,我需要你!愿你长存!

Excel单元格复制至记事本、UltraEdit及网页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