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使用ChatGPT创作。请不要太在意手指数量……)
前几天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BLと中国》(ISBN:978-4823412295),它被摆放在了新发售书刊的台子上,应该是最近刚发售的吧。翻了下目录和内容,它介绍的应该不是现实中男同性恋在中国社会的情况,而是有关描写男性同性爱的虚构故事作品在中国社会中的情况。
不过我没有立即买下,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不少研究书,其实是这样的:一些博士将自己的博士论文,经过一些修改后,交给出版社,出版成书向大众销售。所以,只要找到博士的论文,就可以读到与书中差不多的内容。而日本的博士论文,有一些会免费公开于互联网上。
话扯远了。我查了一下以上这本《BLと中国》,倒似乎不是拿博士论文改的。《BLと中国》的作者周密,如果不是笔名的话,那么我擅自猜测一下,应该是一位华裔作者、研究者,或者说可能就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吧。我去日本的学术数据库查了一下,查到了同名的一位研究者周密的博士论文《マスメディアに表されるジェンダーの日中対照研究 : 歌詞に表される男女像とその言語実践に着目して》,但与这本新发售的《BLと中国》应该内容是不同的。于是我先找了同作者的另一篇看似与本书内容相关的研究笔记《BL小説を原作とした中国ウェブドラマに見られる適応策——検閲と利益の二重螺旋の中で》来拜读了一下。
这是一篇研究笔记(研究ノート),公布于東海ジェンダー研究所的期刊《ジェンダー研究》的第25卷(2023)上。我擅自来拟译一下该笔记的标题,或许可译为:《在由BL小说改编的中国网剧中能够看到的应变策略——在审查与利益的二重螺旋中》。
挺有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考察的既非实际的男性同性爱者的生存情况,也非虚构的BL作品题材、角色关系等作品本身,而是考察和谈论BL作品中的一些在审查机制和市场盈利目的两个目标指向的影响下,出现的妥协、迂回等变化现象。该笔记先是整理了前人的研究及其不足之处,比如先前的研究只针对单独作品进行分析,没有在各作品之间进行比较,来分析其变化过程;以及缺乏日语研究等不足之处(该研究笔记P147*)。然后,该研究笔记展开了作者自己的考察,通过观察和对比,指出了:(1)作品改编台词(2)作品增加女性角色,减少男性角色戏份等技巧,来避免陷入无法通过审核的境地;但同时也采用了(3)利用不同媒体作品审查机构方不同而采用不同程度的修改(4)作品利用不同版本的作品(原作、演剧)之间的关联性来暗示男性角色恋爱关系等技巧,来讨好观众、读者,进而保持一定的视听量、阅读量和营收——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1、2、3、4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和概括。如果要了解作者本来的意思及其所举出的一个个例证,还请阅读周密博士这篇研究笔记的原文。
读完之后,我在想另一件事。
周密博士考察了「作品内容本身」层面的应变策略,以及「作品不同形式之间」层面的应变策略,不知道还有没有考察过作品之外的,「作品出版环境」层面的应变策略呢?
其实我想到的不是BL小说,而是想到了之前在网上看到的消息,说是作家严歌苓要把她的新作小说(应该也是中文?)在海外出版。而此外,我还看到柯隆先生在不久前观察到由中国人新建立的书店,在日本东京的银座、以及即将在新宿等世界各地开张,他并据此提出了一个正在形成的「虚拟的中国」(バーチャルの中国=Virtual China,如果我没听错的话……)的概念。其实在大约半年或一年左右之前,我就在播客栏目《东亚观察局》里听说了银座新开的华人书店这件事。
于是结合周密博士的这篇研究报告所涉及的内容,我就在想:如果一个作品的消费群体、消费市场是成熟的(有足够的消费力支撑起创作及销售体系),并且流通(收视)及支付渠道都是通畅的话,BL作品的创作者及出版业者,是否会采用转移出版地(移动到出版自由程度相对高出许多的地方)这一层级的策略,来应对呢?因而我很想知道,周密博士究竟是没有去观察BL作品群在这一层级的应对情况呢?还是说已经观察了,却暂时还没有观察到这一层级(转移出版地)上的应变策略呢?
不过这样看来,周密博士将这样种种观察到的事实整理分析出来、并以日文书籍或研究笔记的形式公布出来,让它得以留存到人类记忆库中,这本身也是一种「转移」,也是一种「去风险」的应变策略。研究者转移了、学识也就转移了、研究的方法也转移了、对价值的洞察之眼与塑成新价值观念的拓宽之手也就转移了,而通过使用与研究对象不同的语言写作,使得对现象的描述本身也实现了跨语种的转移(传播)。于是可以说:此类研究和出版本身,成了该研究主题相关联的一个生动的例证。
*不要被页数吓到。这里的第147页应该是全部一本杂志的页数编号。该研究笔记只有20页(含注释部分)。
最后来推荐一套我前几年看的BL漫画。虽说是一套,其实是3本完结,读起来很快的。名字是《口紅 美しき軍医の一生》。其实与其说这是一部BL漫画,在我看来,倒不如说这是一套讲述一位日本大正时代的年轻军医緒方朔有关自己性别自我认同的彷徨与纠结的漫画。而与此对照的,则是緒方朔所处的大正时代,以及军营这两个严苛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后者)。我喜欢这套漫画的原因,其实是在于它表现压抑社会环境下的人物的心理和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