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达芬奇画蛋》。说是大画家达芬奇在童年时刚开始学习绘画时,老师让他什么都不要问,先画一万个鸡蛋。他画啊画地,就这样水平见长,成为了了一代绘画大师。
我不确定达芬奇画蛋的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但现在仔细想起来这种学习指导思想可谓相当原始。如果当真「读书千遍其义自现」的话,那是不是一切的教育理论、教育家和教育实践都白搭了?更何况,这种「先画一万个鸡蛋」的学习方法,其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如果未被确实证明,那么这个学习方法也就是无稽之谈。这个前提条件就是:人脑确实适合于在这样在反复练习中,进行观测,从中增长经验,并反馈、体现在下一次练习中。可是,有谁证实了人脑是具有这样观察-反馈的机制吗?如果被证实的话,有没有定量的分析呢?
诸如此类种种悬而未决的事项,在我看来,人脑未必就是适合这样反复练习并能从中有效提高技能的。
然而,峰回路转,现在来到了机器学习的时代。人脑不行,但机器或许行啊,因为机器可以被设计成这样,而机器学习大概就是被这么设计的。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是有关具身智能的(简单来说就是人形机器人):一个机器人学会了一件事,(通过网络传输),所有的机器人就都会学会这件事。
或许这才是能体现达芬奇画蛋这则教育寓言的平台。人工智能本身搭载了各种传感器、记录装置还有分析装置。不拿画画,而拿与物理世界操作相关的事例来说——比如打鸡蛋。如果一个机器人打 10 万个有打有小、不同种类和重量,以及打鸡蛋用到的容器不同等等……各种情景下的鸡蛋,就可以学会「如何打鸡蛋」这件事,那么如果是 100 台机器人的话,每一台就只要尝试打 1000 个鸡蛋,并且互相交流经验。如果有 1 万台机器人的话,每个机器人打 10 个鸡蛋,就能学会。之后,它们就可以去学下一个技能,比如搅拌蛋糊、煎蛋饼……
达芬奇画蛋这种事,或许有更适合它的实现形态,即具身智能。
未来看起来又光明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