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试着参加了网上的读书会,差不多就是多人荐书并在同一时间段同读一本书的活动。现以本文随时更新读书过程中的考虑想法。顺便也是尝试用更为丰富的Markdown语法标记。
12月16日,阅读前言与第一章
说实话,嗯……蛮鸡汤的。
前言部分作者自述了学习写作经历的弯路,然后三番五次后遇到了令自己豁然开朗的写作导师,再经过一番历练自己也开设了写作班。并由此开始连绵的鼓励……
但是,对于我这样的理科思维的读者来说,要看数据。作者在提到自己开办名为“作家阁楼”的写作培训班20年有余。那么然后呢?这个培训班培养了多少写作成功者(至少在写作的商业活动上得到认可?)?成功者的人数到底占来写作培训班求学人的多少比例呢?作者并没有交代,而是笔锋一转,继续鼓励大家坚持不懈、不要被第一稿烂稿而烦恼……等等。
说实话,并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部分。
12月21日,凌晨,阅读第二章
这一章也还没有写到什么“实用”的内容,给我留下印象的主要有2个方面。
一个是一开头的一句话:
故事不只是一个物,而且它还是一个过程。
这就让我意识到了,我之所以常常没有故事可写可说,是受到了日式轻小说的影响。因为日式轻小说的定义则是往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为主的。也就是说,日式轻小说的思考出发基点是角色——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人设党”。而并不主要以故事的编排过程为创作思路,因此可能会导致常常觉得难以推进。
另外,这一章后半部分也写了我们(读者)读小说,是为了体验故事中的角色的性格,并以此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我曾经在《勇者之光》论坛里也以角色的口吻表达过类似的意思:即通过阅读及创作来获得千生千世。
但既然这个“代入-收获”的观点不是作为我一个业余爱好者,而是作为这么一本小说教程的内容被写进这本书里,那么我就想更进一步地确认:这样的心理机制,到底是作者凭着自己或他人经验来说的呢?还是确实是基于某种具有科学研究性质的心理学研究实验的结论?既然是一本专业书,我自然希望它不仅仅告诉我怎么样,而且也要告诉观点的支撑依据。
12月21日晚,阅读第三章“10分钟练习题”部分,试答(先没有往后看)
这个夜晚很温暖,或许。躺在床上,我并没有像往日那样总是捧着一本书在读,而是看着我的妻子。她的表情,她的轮廓,她看起来比平时更甜。她正把半张脸埋在柔软的羽绒被里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了过去的种种,在雨中或是在暖意融融的春天,她自从学生时代开始,似乎就这么总是喜欢这么把脸埋在那些柔软的东西里。今晚的威士忌,还有雪茄引发了我的回忆,当然还有我们俩的老朋友拉瑞的光临。
不幸的是,我们这位朋友似乎碰到了一些家庭矛盾,小矛盾,至少在我们眼中是如此。但对于当事人拉瑞来说,恐怕和他那位性格外向张扬的妻子和好并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据拉瑞说,甚至他们还争执到了离婚的份上,而这正是拉瑞想极力避免的。同时这也是我们的这位朋友今晚来找我们的原因——述说苦衷,并向我们寻求夫妻和睦长久相处的方法。
有什么方法吗?没什么。我和我的妻子一切都是这么自然,虽然五年来也有过争吵,但从学生时代以来的合作关系已是“牢不可破”。如果真要说什么方法或者诀窍的话,就是赞美,以及发现彼此的美。就像我现在又再一次地发现了她独有的美丽。
同时我们也告诉拉瑞,对于妻子的一些行为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考虑,那么或许就能发现美——至少从源头上来说是善意的动机。我们也欢迎他在一切需要的时候同我们沟通。我的妻子和我都希望能帮助我们这位共同的朋友拉瑞重新获得令人心满意足的家庭生活。
改写思路:
首先考虑将原先本书作者给出的平淡如水的故事,改为一种“倒叙”,即“我”今天与平时略有不同,不是像平时一样窝在床上读书,而是重新发现了“妻子”甜美的一面。让读者意识到今天与平日因为某些原因而有所不同。进而回顾“我”与“她”学生时代的关系,接着引出“我们”共同朋友拉瑞今晚的造访。朋友碰到了家庭矛盾,因此向“我们”询问,于是我们在为这位共同的朋友排忧解难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夫妻关系稳定和睦的某种方法。
12月27日凌晨,第3章练习
说明:对应的是第一个练习话题,即“别人安排你跟陌生人初次约会……”这一题。我我想试试看以一个女性的角度作为主角来写。以下就是我的练习:
相亲?这算是相亲?不,我绝对不会这么认为。这只是普通的人际交往而已。当然,顺便也是为了堵上家里婆婆妈妈们的嘴,省得她们多管闲事。我还远没有到要早早嫁人的年龄。不,甚至“多少岁就该结婚了”这种事本身就是陈腐荒唐的。而证实基于这样荒唐的想法一代一代的沿袭,才造就了那些婆婆妈妈们俗不可耐的催婚论调——当然还有她们臃肿发福的身材。
而我,在这个一旦自称公主就会被扣上“公主病”的舆论依然严苛的时代,我保持一如既往的文青身份就好。那么现在,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正准备与另一位据称也是文艺青年(的男性)开始一段富有诚意的交流。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对方首先也报以诚意的前提之下。
男性,又据称是文艺青年?是怎样的存在呢?以往聚会时见过的叼着雪茄或是年纪小一些叼着稻草在风中凌乱的形象,那简直不是文艺而是颓废吧。再者拿着胶片相机拍来拍去然后附上一个酸溜溜的照片名的也根本就是故弄玄虚吧。真正的文艺青年,除了要有风度、有思想、有礼貌,尽管并不一定能侃侃而谈,但起码也要能偶尔冒一两句恰到好处的话来。
通过我和他之间朋友的约定,一会儿他会给我打个电话。虽然在这个网络时代,第一次交流用电话而不是用微信显得有些老掉牙了,但说实话确实电话也有电话的浪漫,至少能直接通过声音来判断是怎么样的人,是吧?其实就联络方式来说,也能看出不同人之间的性格。也有很早年的时候,通过BBS来恋爱的吧?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的?什么“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这样一连几句正反设问句开头的小说,是哪部来着的?哦,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我竟然会想起了这部作品!哎,也不知道一会儿要打电话的那位“文艺青年”男士是不是读过这本,毕竟现在这个时代的小孩子连BBS都不一定知道是什么东东了吧。
( 电话来了——接电话——电话结束)
还算不错,及格。
学长以上,大叔未满的级别——如果可以这么贴上一张人物标签的话。让我比较在意的是,电话那头略显浑厚的声音所传达的话语,很具有思路连贯性。既不是那种到处发散像只无头苍蝇的所谓文艺青年,也不是只顾着表达自我,无视旁人的单向交流。他思路的节奏就像他说话的语调一样,有一种把握得还算不错的调子,如果来一个比喻的话,就像是《加州旅馆》中的和弦。当然,考虑到他这通电话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打来的,说不定是听了我们共同认识的朋友对我的介绍后,特地有所准备而因此能说得那么流利。当然,要是能真的有所准备,投我所好的话,倒也不错。至少在我看来这样是既礼貌,又成熟的表现,很好。就算他电话里笑称自己仍怀着吟游诗人的梦时,听起来也不像是成婚后会突然间抛弃家庭抱着一把吉他去游走荒郊野岭的人。你看,吟游诗人也可以分为靠谱的和不靠谱的,就像文艺青年一样。与我通话的这位,至少现在看来可以分为靠谱的那一类里。那么,以后我该怎么表达自己呢?怎么把他所说的十四行诗、新本格推理剧以及别的那些内容,与我熟悉的作品相互交流呢?对于外表服装的问题刚才通话中也没谈到。下次如果要见面——总会要见面的吧——他能不能接受lo娘的打扮呢?从他涉猎的领域来看,似乎是着重偏西方文化的那一类。但是洛丽塔毕竟也是融入了大量日系流行元素后诞生出的服装风格,到底能不能他接受,甚至能一下子吸引他的眼球呢?一见面就能同时从思想交流和外观打扮上同时吸引到别人,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弄巧成拙就不好玩了。
下次要是见面,还是先不Full Set登场吧。
12月29日子时(想写“凌晨”发现不太合适),刚过0点,读完第4章
这一章节的教程归结起来可以有一句话:
人物无法过上快乐的生活,因为作为作者的你不能任由他快乐地活着,加入他过上了好日子,那么读者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实际上这就更进一步地对轻小说式创作,或者说以自身的一部分、自身的理想形象为创作基础的创作企划活动中的创作,提出了难题——即如何在对自己笔下的角色抱有善意的同时,抵抗这种善意,并创造出戏剧性的冲突,加之痛苦、使之行动、令人物形象臻于丰满。
隔了年的1月12日晚上,进行第5章的场面练习:
去参加忏悔仪式。这一场面可以是任何一种宗教仪式,主人公对此有非常负面的感觉(害怕、焦虑、负罪感)。
最终,居然真的?我居然真的站在了这糟糕的氛围中。
对,这是一场忏悔仪式——所谓的。
不,它在形式上,的的确确是一种忏悔仪式,一种原始的、土里土气的、自我揭发的——更重要的是:虚伪的。我本不想参加这种由愚蠢又狡诈的大人所举办的所谓的忏悔仪式。看看,眼前这一个个表情凝重,一个个演戏似地口述着自己生活中的罪过,祈求上天原谅的模样吧!他们口中所吐露出的罪过,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呢?无非是一些无伤大雅的、不碍皮毛的,或是因为他人有错而发生了争执或暗里下咒,因此觉得有违信仰,来祈求宽恕的。
不,我敢肯定,一定不是这样!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圣徒,一生的经历中一定还有比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更自己羞耻、更亟需忏悔、更要祈求宽恕的事——但是这些,他们都不说,他们专挑一些拿得上台面的错误来小题大做,忏悔一番。除此之外,那些真正刻骨铭心在深夜拷问着灵魂的罪恶,他们连提都不提。
更可恶的是,我也是这样。
如果要真诚地忏悔,那么我也应该有那么三五个事情,发生在遥远的孩提时代,或是某个头脑发热的夜晚。对,一定有那些事情,是更为罪恶的经历,但我与眼前的这些狡诈的大人一样,我不会说出来作为忏悔的反省材料,我也只是拿些鸡毛蒜皮的故事搬弄一番就好。然而这样,我也就成为了这些狡诈的大人中的一员。
整场忏悔仪式,倒是变成了做作的演戏。而那些真正需要被释出加以忏悔的,却依旧只能拢在心底里焦灼地炙烤着。
2016年2月7日凌晨,继续读了第7章
原来已经一个多月时间没读了?继续读吧。
这一章里作者将小说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抽象描述性质的“讲述”,以及具象描述性质的“展示”。作者大力鼓励写作者多写展示,少写讲述。因为具体的画面感容易引发读者的想象与共鸣。
不过,我认为具象表达是有风险的——或者说是有隐藏代价,有隐藏成本的。那就是具象描写容易造成冲突。
例如在某一段你写了主人公小学时成绩很糟糕,那么另一段里就不能写他成绩优秀。非但是成绩优秀,就连“辅导同学”、“拿了高分被表扬”、“成为老师批改考卷的小助手”这样的事也不能写,因为具象的事物容易冲突。对于管理一部长篇小说的各个细节设定,我还不知道有什么专用工具。所以主人公的一生毕竟不是作者亲自经历过的一生,如果许多地方都要用“展示”而不是“讲述”,那么具象事件的管理会很复杂,尤其是非日常、幻想作品。
还有,比如《勇者之光》这样集体参加的创作企划,如果要多加“展示”,又要将主人公角色表现得确实是存在于YZ世界中,那么在写出“展示”之前,对设定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设定中尚未提及事物的沟通咨询,大概会花上不少时间和精力?不知道各位在对《勇者之光》的写作过程中,对具象化的“展示”有没有什么心得?
接着读第8章
作者再次强调了冲突的关键作用,自己要在故事中将矛盾推向极致,把主角逼到底线以此彰显其性格的写作手法。
这听起来是一种相当“美式”的写作方法。看看日本的呢?例如小确幸与孤寂为写作主题的村上春树,以及日本之美为写作风格的川端康成。如果说前者还只是屡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未成,但后者可是亚洲第二位获奖者,而且也是以小说获此殊荣。然而这两位小说的风格就不那么“咄咄逼人”了。不知道拿这两位世界级作家的“日式”风格,作为以激化冲突为推动力的我先前所谓“美式”风格的反例来比较看待,是不是合适?
2016年2月8日下午,阅读第9章
这一章列举了一些小说家的经验之谈,其中包括各种经验。作者逐一分析其利弊,但并未给出是或否的明确答案,只是说:都去试试,适合自己的就好。
其中有一条偏方经验是有关在写作之前是否要详细设计好角色的生平经历、家庭环境,以及属于故事以外的生活状态。
我的创作是受到TRPG这种游戏形式的影响,而在网上流传着这样几篇帖子,大意是“创建人物之前的20个问题”。显然,这是有助于扮演形象鲜明的角色的设定,但……这种方法真的是玩TRPG必须的吗?此外,在沿用到小说创作上是否也要这么做?这么做能给予写作带来很大帮助吗?
尽管目前我还不知道,同样本文的作者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但至少,他指出也有一部分小说作者是不进行角色的“经历设定”便着手写作并完成了作品的。
日期同前,晚,正在读第14章
这里有句话:
新手作家的最大失败是:过多专注于内心世界,而没有采用相应技巧把它做好;没有创造足够的外部戏剧性,以便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似乎是这么回事,我前几年也读过有关游戏角色设定或是故事写作方面的书,里面提到人物成长曲线的概念,即故事开始时人物性格的特点,其中几个或者几个要通过经历故事后有所转变——比如变得更成熟。
之后的几次写作我也尝试考虑设立过,人物由某种可被概括的性格,最终变成了另一种性格。然而,有足够戏剧性的外部环境故事却一直是我容易忽视的内容。
继续摘录第15章
我们不能为了写作而思考,我们写作是为了思考;我们不能在弄清楚了自己的情绪状态之后才开始写作,我们写作是为了达到那种情绪状态。
提一个补救措施
在《补救措施》这一大段里,作者提出了13想当写作者遇到严重的卡壳状态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我是我也想到了一个方法,或许可以尝试:当故事写不下去、不知道该如何推进时,那就跳过,这一段,直接写结局,并且是写一个你绝对不想被采纳的结局。反其道而行之嘛,例如假想一下两个被你设定成世仇的人最后结婚了,或者一个被你描写为勤奋工作的人最终还是失败了甚至仅仅是因为时运不济……等等。尽管这违背了你的写作意愿,以及某种预设的意义暗示。但,依然去写下来,写出一个你不愿你看到、不愿意接受、绝对不想发表以及违背故事写作初衷的故事结局。嗯……这有点像偷情,或者偷偷做一件平时以自己的社会身份可肯定不会做的事?对不对?或者说这抱有一种对自己以及对作品中人物的背德感。但是,面对一部写到一半卡壳的作品,去背叛着写出一个自己也不愿意接受的结局,试试看。
2016年2月9日凌晨,读完。
其实这本小说水分还是蛮多的,我觉得有效的内容可以在相当于本书现在的三分之一篇幅就讲掉。
本书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是这么一个观念:你所经历到的逆境别的成功或未成功人士也都千百遍地经历着——无论是写作开头无从下笔,还是写完之后屡遭退稿。
不过,本文并没有提到多人创作的方法,当然像是《勇者之光》一部分创作形式就是一例。也有更为成熟的商业化团队写作。例如轻小说《欢迎光临佛教学院》作者就提到写作时有佛教知识指导者。此外我记得《记录的地平线》好像也是有一个创作团队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