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有关现实的文章。不仅仅是世界这个大现实,而且是关于我个人生活的现实。这是我博客中很少有的。这是一篇抱怨文、质疑文、发泄文,也是一篇整理思路的文章。现在我的思路比较混乱——不,不是混乱,而是沸腾,来自各个我经验过的世界的思想围绕着最近生活中的事此起彼伏,我想试图用文字——这个在《科技想要什么》书中被认定为伟大科技的事物——的力量来整理思路,来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和态度。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我一边思考一边写的,最终会写成什么样我还不知道。又因为这是我个人的思路文——顺着思路来写的文章,因此我不保证读者能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能知道文章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思想及其在我脑海中的意义。上面也提到了,这篇文章将包含着“来自各个我经验果的世界的思想”,有些是来自现实社会生活的事,有些是来自网上的社团里的,也有一些是来自我所阅读的书籍中的,因此我不保证你们能互相认识甚至知道我在说什么。
上一段是前言,再说一些前言再进入正题。其实刚才我非常犹豫是不是要写下这篇文章,并发表到博客上。因为这纯粹是一篇抱怨文质疑文发泄文,发出来了就好像是我在网上抱怨一通,寻求一个人来安慰似的。我确实需要像个孩子那样得到安慰,同时我也确实知道寻求安慰这种事很小孩子气,不过我更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
进入正题。
刚才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原因不在于我和她之间有矛盾,而在于我和她之间关于我工作上的事物有极大的分歧。简而言之是我所在的单位部门是做IT的,和图书馆并在一起,作为大学内的“信息资源中心”而存在着。传统部门的人员多,IT部门的人员偏少。最近要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改变发津贴的方案。有些中心领导提出了一份严重倾向中心领导层及毫不顾及IT部门工作知识性的分配提议。具体来说,就是做IT的和借还书的工作津贴类似,IT部门工作的知识性没有得到体现和尊重。按照这个分配方案我每个月津贴只能拿到1700,加上国家给的工资1500左右,一共也就3000出头。根据我同事的说法远低于同行业及其他兄弟学校同类岗位的收入。这份方案眼看着就要被提交到学校领导层面,就要批准实施了。因此我们部门的员工(特别是我们部门内非领导员工)对这份方案都很不满,想要提出反对意见,但各种渠道都不甚通畅。
我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坚决反对我向领导层提议,而她的那些理由其实我也是知道的——成功率极低、制度不是一个人可以更改的、领导提出的总是合理的、我提议了以后会被领导“穿小鞋”以后处处找我麻烦甚至把我开除。而我确实既是这个单位的新人没工作几年,也是靠拼爹进去的。我的爹虽然可以拼一拼,但拼了一次之后就不太能拼第二次了,因此我们全家都很珍惜我的这份工作。我也十分珍视目前的工作条件——有寒暑假、极少加班、工作轻松。它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业余兴趣上,如你们所见的我的圣地巡礼以及近两年来的Cosplay。
于是说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我不去提意见,那么很可能我大概能保持现状但是我的薪金就会比以前更少——跟不上我的欲望,也跟不上同行兄弟学校的平均水平;如果我去提意见,那么很可能会被开除,然后我就要花费人生中不小的经历去和应届毕业生一起争取一份新的工作,说不定这就是以我今后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无缘兴趣活动为代价。是的,作为Cos团副团长,我亲眼见到了许多Cos爱好者因为工作而淡出Cos的结局。连TDC本身也是这样。
当然,单位同事在考虑提意见时也有让我感觉“粘乎粘乎”的异样感,即将被这份方案降低收入的我们几位同事,大家都反感,私下都很讨厌,但却都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带头——我自己也是这样。(当然寒假之前我有为了自己的其他收入不平等而去质问过领导)。同样我们部门的领导——他嘴上说是会帮我们向上反应意见,但实际上看起来也是采取绥靖政策,一拖再拖,也有不想得罪上层领导及图书馆其他部门员工的意思。总之,事情就这么僵持不下。
其实我是一个极度个人主义的人——或者说我想成为一个极度个人主义的人。在TDC也好在大学也好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但如今面对这么大这么严峻的一个选择,我也产生了犹豫不决的情绪,我在发火,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在为自己这种犹豫不决的态度发火。矛盾在于我性格中个人主义简洁明快的一面,和我性格中因为惰性而依赖家庭依赖工作的意见产生了矛盾。
——抗议性质地向领导反应问题要求分配制度有利于我们部门,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如果我是一个普通青年,那么大概这篇文章就到此为止结束了。但我是普通青年吗?不是,我是INTJ青年。INTJ的一个特色是喜欢考虑深奥的、复杂的、玄妙的东西,经常是考虑人生意义、生死去来和宇宙大观。所以我就由此矛盾产生了很多联想以及很多困惑。
我想到了科技。《科技想要什么》书中提到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多选择,农民采纳了新技术而开始了城市生活,他们就多了一个选择——既可以选择城市生活,也可以返回农田。城市生活伴随着噪音污染和压力,当他们无法承受时他们可以卸甲归田。以上是《科技想要什么》书中所提到的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更多选择的一例。我觉得我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是选择继续在这里低调工作(一个舒适的、安逸的、但薪金不高的工作),还是尝试提意见但失败了就会失去优越充裕的条件进入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并放弃Cos?因此看起来所谓的选择,虽然确确实实是多了一个,但未必有书中写得那么轻松。要从一个生活状态放弃一切优越条件切换条另一个生活状态,真是艰难和痛苦的抉择。
我想到了无欲则刚。我这两个选择都是因为欲望的驱动,如果排除“向领导反映领导欣然接受”这个被我妈彻底否定其可能性的结果,那剩下的对我而言只有两条路:欲望驱使下我提出需要更高的薪金,或是欲望驱使下我需要足够的休息时间。古代圣贤有选择无欲则刚的人,那些人真了不起。而在古希腊,他们被称为犬儒主义。他们放弃优越的生活,只进行最低限度的生活,他们生活在街道旁和树林里,但同时又强调彼此忠诚。——这样的生活状态我可无法接受。因此现在看起来国家是用各种物欲以及对物欲的追求将人控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束缚在正常生活中。或者,进一步看,其实人不是被国家社会控制住,而是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住。人越想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越要为了实现欲望而禁锢自己。
我想到了蝌蚪往人曾今写过一个哲学家必须是生活经验极其丰富的人。一个人必须经历过人生的许许多多经验,才能写成一本小说,而后又必须写过读过成千上万本小说,才能写成一部哲学。我不知道我目前正在烦恼和困惑的这些事,算不算我哲学修行上的一部分。我现在可以用各种在书上看到过的哲学——形而上的或形而下的,关乎超然的或关乎现实的哲学——来解释目前我眼前的这件事:资源分配不均、人的欲望、矛盾、追求真理与个人利益……等等。然而我所读过的那么多哲学却无法帮我解决问题,无法给出我一个明确有效的答案,无法立即给我指出一条明路什么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做法。我这也算读过一些哲学和宗教著作,知道古今中外一些著名哲学观点的人,却要和没读过哲学的人一样痛苦烦恼,无法从哲学的大湖中捞出一把剑来斩断迷思。哲学到底如何在这里体现它的作用呢?
我想到了EVA。其实虽然再过几年我就要十四岁翻倍了,但我仍没有超越EVA的叙事范围。EVA中讲心之壁,讲人与人之间沟通之不畅,甚至以所有人化为原始海液体LCL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消除交流与沟通的障碍。然而它还是存在,我还是始终会遇到这些问题。为什么提一个意见那么难呢?为什么讨厌又不愿意撕破脸皮呢?为什么吵架之后很难复原呢?人性中为何要有这种种问题呢?
这就引出了一个终极的思考:世界的意义。我始终相信人生选择此时此刻出现在此世界是有意义的。早上看的一本有关中世纪的书(好像叫《中世纪的奥秘》)中提到古希腊那会儿人们的平均年龄是25岁,我就在想了,如果现代人的平均寿命虽然变长了——可能是八九十岁,但毕竟是有限的。八九十岁的寿命和二十五岁的寿命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如果我终将死去,那为何我要选择出生在这里而不是另一个时代呢?因此,我在科学理性和诸行无常的思想外的小小空间内,仍相信我之所以出现在这个时代是因为这个时代会出现永生的技术——无论是灵丹妙药,或是人工智能的方式来延续生命。偶尔拿出来把这个观点在脑海里晒一晒,有助于身心健康,因为这就是世界的意义了。然而另一方面,世界却显得并不完美,甚至充满了痛苦,如佛家所说的诸漏皆苦。为什么我要为了这该死的分配制度而如此烦恼呢?为什么不能花更多时间去拍Cos,去阅读,去追求宗教、艺术、哲学等这些更接近神的领域呢?虽然我可以接受佛家的悲苦哲学,但还是希望生活在一个简单可信赖的世界以及人世中。当越来越多的经历告诉我世界确实是由佛家所揭示的以苦为恒常、乐为瞬逝的方式运行着的时候,就好像人们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类不是上帝的宠儿那样陷入了黑暗之中。
很久之前,人们自认为上帝的造物而活着,人们就心安理得,就像我以前作为独生子而在家庭生活,作为学生而在学校生活,总是被保护着,棘手的事情不需要我来面对。而后,尼采宣布了上帝已死,现代科技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却没有将世界的意义告诉给人类。就像我现在走上社会面对种种矛盾时的不知所措一样。
何以为继?